烈日炎炎,全国多个地区开启“暴热”模式,最高气温直逼40℃,而地面温度就更高了,走在太阳底下犹如进了“蒸笼”,热浪滚滚而来。
人类是恒温动物,正常体温保持在36℃-37℃之间,当环境温度高于体温,不仅让人感到不适,更容易引发中暑,严重者很可能导致热射病发生,危及生命。
“热射病”这个“夏日杀手”致死率高达50%,几乎每年夏天全国各地都会出现“热死人”现象。
面对热浪滚烫的酷夏,大家恨不得24小时躲在空调房里,不少网友纷纷调侃道:
“要感谢两个人,一个叫威利斯·开利,美国人,他发明了空调。另一个叫后羿,他在十几万年前,射掉了九个太阳。”
如今我们有空调、有冰箱等制冷设备,炎炎夏日之中还可以享受凉爽。
然而,古代可没有这些“高科技”,不禁让人好奇,没冰箱没空调,古人又是如何熬过夏天的呢?看完你会惊叹老祖宗的智慧!
或许有人认为古代没有现代的汽车尾气,古代的夏天没有多热,从诗人写出的许多咏夏季苦热的诗句中,你就可以感受得出来古代的夏季没比现在凉快多少:
范登在《六月》一诗中写道:“六月季夏天,身热汗如泉”;
宋代梅尧臣在《和蔡仲谋苦热》中如此形容:“大热燥万物,万物不可逃。燥者欲出火,液者欲流膏。飞鸟厌其羽,走兽厌其毛......”
又闷又热的天气,连飞鸟都嫌弃自己生长的羽毛,走兽也厌自己长有皮毛,真是再形象不过了!
现代人在没有电风扇之前,扇子是最为实用的驱暑纳凉工具了。在古代,人们将扇子称为“凉友”,富贵人家还可以享受“人工风扇”,这是最原始的避暑利器之一,不算稀奇。
一起来看看古人的其它击退暑热的妙招:
根据资料记载,早在先秦时代,古人就懂得利用天然冰来制冰,给食物保鲜、做冷饮。
据《周礼》记载,周王室为了保证夏天有冰块使用,还专门成立相应的机构管理“冰政”,负责人称为“凌人”。古人通常从每年冬天的12月大寒季节开始采取天然冰块进行储存。
现代人有冰箱、冰柜,藏冰很容易,古人没有冰箱,夏天用的冰块的又是从哪里来的呢?揭秘古人的“藏冰术”:
古人会选择一个阴凉之地,挖得越深越好,用新鲜稻草和芦席铺垫,将凿采好的冰块放在上面,再用稻糠、树叶等材料进行隔热,然后密封住窖口,来年夏天再拿出来用。
当然,这种藏冰方法条件很差,等到来年使用时,大约会有三分之二的冰块都已经融化了,所以古人往往将藏冰量提高到所需量的三倍以上。
在南方地区,冰窖藏冰这一方法可就不是很管用了,估计还没等到夏天到来都已经融化了。
唐朝末期,古人偶然发现硝石溶于水时会吸收大量的热,能使周围的水降温直至结冰,后来老祖宗们就学会利用硝石制冰。
到了明清时期,用冰块避暑的方式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。
唐朝时期,制冰技术的发展使得街头卖冰成为夏季的常见的景象,开始出现“冰商”,也就是卖冰人。
到了宋代,夏季街市上出现各种的“冷饮”。
当然了,在制冰技术还没广泛利用之前,冷饮也早早出现了,制作冷饮另有“高招”:
冰鉴可以看作是古代的“原始冰箱”,可以看作是一种大盆,使用时将盛满饮料或食物的器皿放进去,四周围满冰块,盖上盖子后就可以制作“冰饮”了。
古人在食物放置在篮子中,用绳索系于井下保存,这一充满智慧的方法现在仍有使用,常常用来做“冰镇西瓜”。
日常生活无非就是“衣食住行”,度过炎炎夏日,古人还在“穿衣”上下了不少功夫!尽量把夏天的衣服做得轻薄透气。
早在六千多年前,古人就学会从葛、麻等植物中提取纤维制作衣料
《韩非子·五蠹》中记载,尧“冬日麑裘,夏日葛衣”,葛植物的纤维可以用来织纱,是最清透凉爽的材料。从先秦开始,古人就开始依靠葛布度夏。
不过葛这种植物生长较慢,没有麻生长得快,古人也从麻这种植物中产出苎麻纤维,用其织成的布衣也能稍减酷热之苦。
古人还发明一种用细小单枝竹管串接成网状的竹衣,俗称“隔汗衣”。
在不得不穿着外套时,穿上“隔汗衣”能避免外衣被汗水浸透。
聪明的古人还发明了瓷枕,枕面是一层釉,冰冰凉凉的,夏天枕在上面十分凉快。
古人在如此有限的条件下,“度夏”的方式充满智慧,长见识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