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天来了,关于雪,有一个诗意的故事。
1600多年前,东晋名士谢安将子侄们召在一起,谈诗论文。忽而外面下起了大雪。
谢安兴致很高,他说:白雪纷纷何所似?
侄子胡儿说:撒盐空中皆可拟。
侄女谢道韫说:未若柳絮因风起。
谢安大为激赏,谢道韫因为这一句诗流传千古。此后,“咏絮之才”人皆赞叹。
曹雪芹在《红楼梦》中,称赞女主角林黛玉的才华,亦曰“堪怜咏絮才”。
中国是诗的国度,写雪的优秀的诗词作品如天上的繁星,数不胜数。
可清代诗人、文学家王士祯却认为,古人雪诗,这五句是“上乘之作”。
古今雪诗,惟羊孚一赞,及陶渊明“倾耳无希声,在目浩已洁”,及祖咏“终南阴岭秀”一篇,右丞“洒空深巷静,积素广庭宽”,韦左司“门对寒流雪满山”句,最佳。
——王士禛《渔洋诗话》
王士祯夸赞的写雪诗分别是东晋羊孚的《雪赞》、东晋陶渊明的“倾耳无希声,在目皓已洁。”、唐代王维的“洒空深巷静,积素广庭宽。”、唐代诗人祖咏的《终南望余雪》、中唐韦应物的“怪来诗思清人骨,门对寒流雪满山。”。
羊孚的《雪赞》和祖咏的《终南望余雪》是雪中名篇,今天就不赘述了。今天,宋词君想着重说一说其他三句被夸赞千年的写雪名句。
倾耳无希声,在目皓已洁
此诗出自陶渊明的五言古诗《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》。
陶渊明的诗以清淡著称。
他人写雪,或北风呼号,或大雪纷飞,在陶渊明笔下却是“倾耳无希声,在目皓已洁”。
下雪了,侧耳倾听却没有一点声响,放眼户外,却是一片皎洁。
十个字便把雪的轻柔表现了出来,有声有色,却痕迹全消,妙在轻淡之至。陶渊明诗淡,却淡而有味。
梁实秋说:“绚烂之极归于平淡,但是那平不是平庸的平,那淡不是淡而无味的淡,那平淡乃是不露斧凿之痕的一种艺术韵味。”
语言轻淡却意韵无穷,较后人一意铺张和雕刻,后世无人不赞陶渊明这两句为写雪的千古名句,陶渊明的高超艺术技巧可见一斑。
洒空深巷静,积素广庭宽
出自王维的《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》,全诗为:
寒更传晓箭,清镜览衰颜。
隔牖风惊竹,开门雪满山。
洒空深巷静,积素广庭闲。
借问袁安舍,翛然尚闭关。
王维笔下的雪是从寒冬深夜窗外风吹竹喧的声音开始的,到了“洒空深巷静,积素广庭闲”正面写雪,勾画出了一幅闲静的城市晓雪图。
雪花还在飘洒,深巷、庭院里显得那么清明寂静、宽广清闲。
语言闲雅,意境素雅静谧。王维以感觉印象,淡处着墨,绘出一幅清寒、寂静的夜雪图。
外物本无所谓“静”,无所谓“闲”,这一切无疑是诗人内心对雪中世界的感受。
雪的纯净闲静意境与王维的内心世界达成一致。
怪来诗思清人骨,门对寒流雪满山
出自唐代韦应物的《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》,全诗为:
九日驱驰一日闲,寻君不遇又空还。
怪来诗思清入骨,门对寒流雪满山。
上了十天班的韦应物,趁着一天休假去拜访同僚王侍御,不巧友人又不在家。
诗人抬头四望,感慨道:怪不得你最近的诗作清雅入骨,原来你家门就对着浩然寒流白雪满山。
访友人不遇,唐代有很多范本,可韦应物不落窠臼。
他以“寒流”、“雪满”刻画友人所居环境的清绝,间接夸赞友人诗作的清闲入骨,不得不说,韦应物真是一个有创意的人。
所以,后人评价这两句空际传神,隽永有致,脱尽唐人访友不遇诗窠臼。
新奇有趣,永远是好诗的标准之一,诗思应该清新,应该脱俗,不能千人一面,千部一腔,如此意境才能清新深远,才能使全诗顿放异彩。
王士祯钟爱的这三句写雪名句,可谓各有千秋,陶渊明的淡到极致、王维的闲雅清寂、韦应物的清思入味,不论是哪一句,都给人清雅脱俗之感。
当大雪纷飞之时,不妨淡淡地念出这几句诗,感受下诗中意境与现实的完美结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