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 首页 > 常识 >

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是什么意思(“千里之行始于足下”不是教人积少成多,而是教人一步都不要走)

10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4-12-02 08:36:33    

“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”出自《道德经》64章,原文是:“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;九层之台,起于累土;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”。

人们通常把它与荀子的《劝学》联系起来,认为做学问、做事业若能“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”的坚持不懈,必有所成。

荀子说的自然不错。但老子不鼓励有所“成”,反而要在“毫末、累土、足下”时,“唯施是畏”,不敢有所“作”,不敢有所“为”,并能及时发觉并采取预防措施,使其“不能成形”与“成行”。

帛书《老子》原文:

其安也,易持也;其未兆也,易谋也;其脆也,易判也;其微也,易散也。为之于其未有也,治之于其未乱也。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。九成之台,作于累土。百仞之高,始于足下。

关于版本问题,插两句话:“千里之行始于足下”是传本文字,而帛书甲本、乙本、楚简本、汉简本均是“百仞之高,始于足下”,意思大体不变,传本删掉了虚词,更注重句式整齐。只是,传本的“千里之行始于足下”,不具有古本“高下”文深义长。

唐代成玄英等人所用文本是传本,但该句原文却与古本一样。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研究一下。

刚才说,老子的用意在于表达:不要坐等事情显化后,才大动干戈,劳民伤财。

回到主题上。所谓“合抱之木生于毫末;九层之台起于累土;千里之行始于足下”,字面意思很好理解:几人合抱的参天大树,是从幼苗慢慢长成;高大的建筑是从第一框土奠基;远行千里之外,是从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。

这也符合老子“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”的宇宙生成论,这一学说揭示了宇宙万物从无到有,从小到大,从少到多发展演化的真相。

然而,老子并不是反对幼苗长成参天大树,而是以此设喻,比喻祸患都是从微小不起眼发端而来,所以要“图难于其易也,为大于其细也”,因为“天下之难作于易,天下之大作于细”。

所以本章在于说明:正是因为万物皆是从无到有,从小到大,从简单到复杂发展演化而来,才要关注初始,着力于未兆未有,防患于未然。

所以,圣人无为,就要在事物“未兆”“未有”时,即在“道生一”的环节里,在事物尚处“有无”的恍惚状态下,以不着痕迹地将其轻松处理掉,这就叫“为之于其未有,治之于其未乱”。

鹖冠子的“扁鹊三兄弟”,韩非子的“扁鹊见蔡桓公”,诠释的都是这个道理。所以,韩非子说:“故圣人早从事(早服)焉。”

王弼注曰:“当以慎终除微,慎微除乱。而以施为治之,形名执之,反生事原,巧辟滋作,故败失也。

应始终谨小慎微,从细微处着眼以消除混乱。若以妄加影响的方法来治理,用行政法律手段来控制,反而滋生事端,巧诈邪僻之风盛行。所以无为就不会失败,不占有就不会失去。

唐玄宗一语中的:“合抱、九层、千里”,“此三者喻其不早良图,使后成患”。

就是说,老子根本不会宣扬励志学,励志即意味着鼓励“有为”。帛书《老子》告诫人们:

圣人“无为”就是不坐等“有”时下手,不坐视事态萌芽就把它连根拔起;不让第一筐土出现;不试图登高迈出第一步。

我们回到本章上下文来看“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”这三句话,会更加明白老子的“无为”真义:

这一段文字大意是说:事情在安定时容易保持,在征兆未显时容易谋划,脆弱时容易化解,细微时容易消除。“无为”就要在尚未发生变化时防微杜渐,“治理”就要在乱象显露之前能防患于未然。

几个人才能合围的大树,是从最初的幼苗长成的;高耸的楼台是一筐筐的泥土堆积而成;百仞的高度,是从脚下一步步攀爬上去的。

老子接着说:

为之者败之,执之者失之。是以圣人无为也,故无败也;无执也,故无失也。民之从事也,恒于其成事而败之。故慎终若始,则无败事矣。是以圣人欲不欲,不贵难得之货;学不学,而复众人之所过;能辅万物之自然,而弗敢为。

就是说:有为必然失败,侵夺必将失去。圣人无为,所以立于不败之地;不侵夺,所以不用担心失去。

人们做事,常常在接近成功时半途而废,所以能始终保持谨慎不造作,就不会失败。因此,圣人与世人的急功近利想法不同,圣人之欲是见素抱朴。

圣人不学世人的政教礼法之学,伪诈巧利之术,以此避免“有为”所犯的干预过错,因此能辅助百姓自由发展,而不能去侵犯他们。

所以,老子所说的“无为”不仅不是朱熹等人理解的“全无事事”,相反,为道者“知常”“不妄”,知微见著,通“有无往来”之变,明“无为”“不言”之机,故能包通万物,“为之于其未有也,治之于其未乱”,辅助万物的自然属性,而不以自己的主观意志干涉万物、规范万物。

只有这样理解,才能符合原意,才算正确理解老子思想的正路。如果将“合抱之木、九层之台、千里之行”独立出来,脱离原文,按通常的励志思路去理解,则没法理顺文义,不能前呼后应,没法逻辑自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