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一日三秋”是什么意思?
作者:丹舟
生活中,我们常常能听到这么一句话,叫“一日三秋”或者“一日不见,如隔三秋”。
这话是什么意思?谁都理解,这话是形容思念之情很殷切。“三秋”是泛指时间很久。
如此看来,我拿“三秋”说事,有些多此一举。
其实不然。
时间很久,到底是多久?仔细追究一下,还是蛮有“学问”的。
咱们先请教一下“老师”。
《现代汉语词典》对“三秋”的解释:1,秋收、秋耕和秋播的统称。2,指秋季的三个月。也指秋季的第三个月,即农历九月。3,指三个秋天;三年。举的例子就是“一日不见,如隔三秋”。
请注意这“3”,清清楚楚把“三秋”解释为“三年”!
“一日不见,如隔三秋”,或者“一日三秋”,还是成语。咱们再翻翻《中国成语大辞典》,看看它是怎样解释的吧。
这个“权威”的解释是:一天没有见面,就像隔了三年一样。
嚯,这也是明明白白地把“三秋”解释为“三年”!
在这两个“权威”的指导下,“三秋”即“三年”,几乎成了“全社会”的“共识”!
“三秋”真的是“三年”吗?
我认为这是“曲解”,是“误导”!
那么,正确的解释应该是什么呢?
我的解释是:“三秋”是“三季”!
我的解释对不对呢?
这就需要归根究底,追本溯源。
“一日不见,如隔三秋”这一句话,来源于《诗经王风采葛》。
原诗是这样的:
彼采葛兮,一日不见,如三月兮。
彼采萧兮,一日不见,如三秋兮。
彼采艾兮,一日不见,如三岁兮。
此诗把“月”、“秋”、“岁”三个时间概念并列,由少到多,其意很明显,就是“月、季、年”。 “三秋”,就是“三季”!一季三个月,三季就是九个月。
如果把“秋”解释为年,那原诗的“如三秋兮”就成了“如三年兮”。而后边的“如三岁兮”不也是“如三年兮”吗。两句意思岂不重复了!
高明的诗人,怎么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!
其实,“秋”在古代,除了专指秋天,就是指“三个月”。这一解释,在《辞海》里得到了印证。《辞海》对“秋”的解释,有一条是:“指三个月的时间。”
“三个月”,不就是一季吗!
那“秋”不就等于“季”吗!
“三秋”不就是“三季”吗!
这个解释,就与原诗的“如三秋兮”吻合了。
看来,还是《辞海》周全准确一些。
我的“三秋”是“三季”的解释,看来不无道理吧?
(2024年3月16日星期六)